..鲍氏文化拾零...
- 中华鲍氏网 2010年2月25日 李明杰
鲍氏文化拾零
李明杰
小序:自2006年10月全国鲍氏族史研究会两位副秘书长鲍训相、鲍俊盛先生来访,新泰地方史研究人员及新泰鲍氏后裔掀起一股鲍氏文化研究热。先是陈新先生大作《贤相鲍叔牙》发表于《新泰文化》2006年第4期。其后鲍氏族人的考察活动相继展开。笔者也参与了这次活动,曾先后考察了鲍叔牙为管仲“解缚”之邑堂阜及泗水鲍勋墓;近又查阅了一些鲍氏文化资料,偶有所得,今一并记于后,请教于方家。
一、鲍叔牙为管仲解缚处——齐国边邑堂阜考
《春秋左传》、《史记•管晏列传》、《吕氏春秋》、《国语》、《管子》等典籍都记载了管、鲍之交及发生在齐国边邑堂阜的历史故事。大体是说,管仲和鲍叔牙从青年时代就是好朋友,曾在一起经商,鲍叔牙总给管仲一些好处。后来,两人又一起到齐国做官。管仲和召忽做了齐僖公次子公子纠的师傅,鲍叔牙做了季子公子小白的师傅。齐僖公死后,传位给长子诸儿,是为齐襄公。
齐襄公即位后,穷兵黩武,对外实行军事扩张,曾先后侵并了纪国和郕国。对内专横残暴,多有谤议。鲍叔牙预感齐国政局将要发生变故,奉公子小白去莒国逃祸。管仲、召忽也奉公子纠奔往鲁国,静观国内事态。
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齐国公孙无知作乱,杀死襄公自立为君。不久,公孙无知又被雍廪杀死,齐国国内大乱,一时无主,政治瘫痪。小白得知消息后在鲍叔牙辅佐下当即起程回国,并得到齐国贵族高氏、国氏两位监国上卿(重臣)的支持,莒国派战车护送回国。鲁国也发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争位,管仲做先锋,拟中途堵截小白。管仲一路催兵疾行,途中巧遇小白的战车,劝小白不要抢先返回临淄,小白没有听其劝告反而夺路狂奔。以善射称著的管仲见势不妙,搭箭拉弓射向小白,正中小白之带钩。小白急中生智,乘机佯死倒在车上。鲍叔牙亲自驾车疾驰奔去,在高氏、国氏的接应下,小白率先回到国内即位,是为桓公。
管仲自以为射死了小白,与公子纠从容行军。小白登基六天后管仲与公子纠才到齐境。鲁军得知小白已登基,便想乘小白尚未稳固,进行武装干涉。于是流传下齐鲁乾时大战的著名战例,乾时,齐国的一条河流名称(水名,大战时正值枯水季节)。桓公登基后便立即投入备战,封鲍叔牙为元帅,统一了众臣的意志,亲率齐军迎战,结果是鲁军惨败,鲁庄公险些被俘,只好溃退回国。
齐桓公即位后,为报一箭之仇,起初确实想亲手杀死管仲,决心封鲍叔牙为相。鲍叔牙推辞说:“我不过是您的庸碌之臣,您加惠于我,使我不至于挨饿受冻,这是您的恩赐。至于治国,却不是我能胜任的,只有管仲才行。”桓公说:“管仲亲手用箭射我,差点要我的命,幸亏射中带钩。如今您却想让我任用他,不行!”鲍叔牙回答说:“他用箭射您,那是各为其主的行为,您若原谅他并接他回国,他会忠心报答于您。”桓公心有余悸,鲍叔牙又说:“管仲事君从无二心,他不是要害您,而是为先君和国家,您如果想安定国家,就抓紧接他回国吧,否则就来不及了。”
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意见,但又深思地说:“现在管仲还在鲁侯手中,他的谋臣施伯机智多谋,他们一旦知道我要启用管仲,还会让他活着回来吗?”鲍叔牙回答:“就派使臣到鲁国去,并对鲁侯说,管仲与你有一箭之仇,一定要送管仲活着回来在广众面前杀死他!”齐国使臣到了鲁国,照鲍叔牙的计谋行事。鲁国谋臣施伯对鲁庄公说:“明知道齐桓公不是真心想杀死管仲,而是想启用他,如在鲁国杀死他,就一定会破坏齐鲁两国国君的关系。”鲁庄公不敢得罪齐桓公,只好把管仲捆绑起来交给齐国使臣,押送回国。
管仲受缚关在囚笼里,由齐国差役押送回齐。管仲也知道有鲍叔牙在,桓公不会杀自己,反而恐鲁国变卦留下被杀,心里想赶快到达齐国。他对差役们说:“我编个歌给你们领唱,你们来应和。”差役们听着管仲唱的歌,士气高昂,全都应和着边唱歌边拉车,而且不觉得累,很快到达齐国边邑堂阜。
抵达堂阜,鲍叔牙亲自迎接,为管仲解缚,举行了祛灾仪式并让管仲三次沐浴,然后晋见桓公。桓公尽释前嫌,礼贤下仕,亲自到郊外迎接。管仲折叠帽缨,收整衣襟,让人拿着斧头站在身后,上前相见。桓公三次下令撤去斧头,管仲才让持斧人退下。桓公说:“请垂下帽缨放下衣襟,我将见您。”管仲再次拜叩说:“承蒙您的恩赐,就是死在黄泉,也永垂不朽了。”桓公于是与管仲同坐一辆豪华朝车回到城内。沿途人山人海,轰动了临淄全城。他们君臣又在庙堂上见礼。桓公以厚礼聘管仲为大夫,并设宴款待。向管仲请教为政之道。管仲任政。
桓公得到管仲,如鱼得水。“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都是管仲的计谋,其霸业因此得以成功。而鲍叔牙推荐管仲辅助齐桓公之后,甘愿位居管仲之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人不赞管仲之贤,而赞鲍叔牙能知人荐贤。
鲍叔牙荐相,称为佳话,世代流传。鲍叔牙为管仲解缚之所——堂阜也因此出名,被著录于历史典籍。如《史记集解》杜预曰:“堂阜,齐地。东莞蒙阴县西北有夷吾亭。或曰鲍叔解夷吾缚于此。因以为名也。”今人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堂阜为齐鲁交界处而地属齐。管仲至齐境,鲍叔即释管仲之缚。堂阜在今蒙阴县西北。”《中国历史大辞典》:“堂阜为春秋齐邑,在今山东蒙阴西北。”也有注疏家进一步说明了堂阜地望,在今蒙阴县西北30里。近年由史为乐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堂阜”条指出了其具体方位:“堂阜,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北二十四里常路镇北。”
笔者查询了蒙阴县旧志,也得到了明确答案。
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蒙阴县志•古迹》载:“堂阜,《左传•庄公九年》:‘桓公杀公子纠,管仲请囚,鲍叔牙受之,及堂阜而脱之’即此。今为本县八景之一。夷吾亭,在县西北30里。杜预曰:‘蒙阴西北有夷吾亭及叔牙解管仲桎梏处。’”
蒙阴县旧时《八景》载:“堂阜遗迹在城西三十里西高都庄,世传管子脱鲁囚处。旧有夷吾亭,今久废。”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蒙阴县志•古迹》亦载:“堂阜,《左传》:‘桓公杀公子纠,管仲请囚,及堂阜脱之。’当指此。”《八景》:“堂阜遗址,距城西北30里西高都庄,管子脱鲁囚处。”《乡社》谓:“西二区高都乡旧洞仙乡十社,其中有堂阜社,西堂阜社。”
笔者近期对堂阜遗迹进行了考察,上文所述高都庄,位于今蒙阴县西北30里,距常路镇北12里,隶属常路镇管辖,旧名堂阜,土著乡民皆知。堂阜何时改名高都,无考。从县志记载看,至清末已改名高都。今高都村为两个自然村,中间有一条小河,河名堂阜水。堂阜水南名叫南圩子,水北名叫北圩子。堂阜水西北东南流向,宽约3至5米,两岸由片石砌筑。
堂阜水,清《蒙阴县志》有载。
康熙二十四年《蒙阴县志•诸水》载:“堂阜水,在城西北30里,源出浮来山,南流入汶。”宣统三年《志•水》载:“汶河,此指东汶水,发源于城西北40里复安社巨围山。”
《水经注•沂水》:“桑泉水又东南,堂阜水入焉;其水导源堂阜,……又东南注桑泉水入焉。”会贞按:“水自今蒙阴县西北,东南流入东汶河。”
经考,今高都村南圩子、北圩子为一个行政村。而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堂阜水应比现在要宽的多。窃以为今高都村堂阜水之南的南圩子春秋时当属鲁地,堂阜水北岸今日之北圩子春秋时当属齐地,即堂阜邑。堂阜水当是齐鲁两国之界河。水南、水北两圩子当是齐鲁两国之“海关”。管仲在齐地堂阜邑解缚最合情理。因为这里是两国的交接地。后人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而建了夷吾亭。至今高都村的乡民谈起管仲解缚而津津乐道。但是,可能由于历史上两圩子分属两国的缘故,堂阜水两岸百姓至今不睦,成为该村的一大憾事。
蒙阴县列“堂阜遗迹”为旧时八景,引起若干文人骚客抒情怀古,今录几首写堂阜遗迹的诗共赏。诗的题目均为《堂阜遗迹》。
(一)
霸业萧条竟有无,岱峰中断海云孤,
千秋庙社成遗迹,四塞河山入战图。
堂阜依然归鲁地,营丘何处问齐都,
夷吾亭下频经过,挥泪西风起夜乌。
——清蒙阴知县杜洽
(笔者注:本诗作者可能认为堂阜邑为鲁地)
(二)
小白沟中学匹夫,相扶霸业并昆吾。
春秋百代留遗迹,堂阜千年入壮图。
祸福塞翁疑失马,险危蒙庆梦啼乌。
只因鲍叔吹嘘力,管氏何须待价沽。
——清蒙阴县公跻奎
(三)
此地当年脱槛囚,霸图全赖叔牙谋。
从来国士无知己,多少英雄老一丘。
——刘德芳(文安)
(四)
堂阜何年说有踪,一匡争道竖奇功。
悬知天地随人异,渭水难忘是太公。
——公一扬
(以上四首诗均采自清《蒙阴县志》。笔者与姜兴杰先生参与了对堂阜邑的考察,借此对其深表谢意。)
二、鲍叔牙生卒年代探微
鲍叔牙又称鲍叔,姒姓,鲍敬叔之子。《国语•齐语》:“鲍叔,齐大夫,姒姓之后,鲍敬叔之子叔牙也。” 虽与管仲同时,但其生卒年不详,为后世留下若干疑团。
史载,管仲卒于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春。其生年说法不一。一说公元前730年,即齐僖公(禄文)元年。一说公元前725年,即齐僖公六年。今有学者提出管仲生于公元前723年,论据充分。现以此说为据,试考鲍叔生卒年。
提出管仲生年为公元前723年者,是安徽省颖上县政协文史委主任龚武先生,其文《论管仲出生于公元前723年》刊于《管子学刊》2007年第1期。该文以安徽省颖上县冯传礼搜集的世代相传的口碑传说资料及文史资料记载为依据,运用民俗学、历法史、天文学等多学科方法,论证出管仲出生于公元前723年6月27日(农历五月五日十一点至十三点)。这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其乳名为芒种。还以为,春秋时期的管仲、鲍叔牙是老乡,均出生于安徽省颖上县。管仲故里为“颖上城北二十华里,颖河西岸的管家庄”;鲍叔牙故里为“管家庄北三里的鲍家庄”,“管仲小于鲍叔两岁”。如是说,鲍叔牙应生于公元前725年。
管仲卒年史载十分明确,即公元前645年。《史记•齐太公世家》载:“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645年),是岁,管仲、隰朋皆卒。”又据《管子•戒第》、《吕氏春秋•贵公》等史籍记载,桓公四十一年,管仲病危,齐桓公去探望他,并询问如果你有不测,谁来任相?管仲恭敬而又谦逊地回答:“那当然是国君最了解臣下了。你想用谁为相?”桓公说:“你看鲍叔牙怎样?”管仲回答说:“不可,我与鲍叔牙相交最深,毫无疑问鲍叔牙是个君子,他清廉洁直,对善恶分得很清。一旦知道别人的过错,一辈子不会忘掉,这样是难以为政的。”接着管仲向桓公推荐了为人忠厚、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易牙知道此事后,便去挑拨管、鲍之间的关系。鲍叔牙笑道:“管仲推荐了隰明,表明他是以社稷宗庙着想,不以私心偏爱好友。”不久管仲卒。十个月后隰朋也死了。
《韩非子•十过》也有类似的记述:“君曰:‘鲍叔牙何如?’管仲曰:‘不可。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刚则犯民而暴,愎则不得人心,悍则下不为用。其心不惧,非霸王之佐也。’”
上述记载,既可见鲍叔之性格,又可见管仲卒时,鲍叔尚健在。鲍叔应死于管仲之后。管仲死后,隰朋为相仅十个月也死了。期间,史籍再未提鲍叔牙事宜。估计管仲、隰朋、鲍叔三位老臣相继在一年内去世,鲍叔应卒于管仲、隰朋去世之后的桓公四十一年年末。如果管仲生年为公元前723年成立,鲍叔牙又比管仲年长两岁,则管仲享年应为78岁,鲍叔牙享年为80岁。这是一种可能。
史载,管仲、隰朋相继去世后,桓公也疾病缠身。五个公子各树朋党,争继君位。至桓公四十三(公元前643年)桓公病笃,易牙、竖刁等人趁机作乱,冬十月乙亥,齐桓公饿死于宫中。临死之前长叹一声,说道:“还是管仲、鲍叔牙有远见啊!倘若死者有知,我有何面目见他们于地下呢?”由上推之,鲍叔死在了桓公之前,最迟卒于桓公四十三年。也就是说鲍叔牙最大享年为82岁。这是第二种可能。
又据《说苑•复恩》:“鲍叔死,管仲举上衽而哭之,泣下如雨。”这条史料与《管子》、《史记》、《国语》等典籍记载相悖,不足信。是说鲍叔牙死在了管仲之前,当卒于桓公四十一年早些时候或上年。鲍叔牙享年应为79岁或80岁。这是第三种可能。
大量史料证明,鲍叔牙、隰朋辅佐齐桓公的两位老臣是在管仲去世后不久相继去世的。鲍叔牙相对准确的辞世年是桓公四十一年年末。
上述管见,仅此一说,以求教于方家。
三、鲍信与鲍信墓
鲍信(公元151—192年)字允诚,东汉末年的一位英雄豪杰,泰山平阳(今山东省新泰市)人,汉司隶校尉鲍宣八世孙。鲍信的生平事迹载于《三国志•董卓传》和《三国志•魏武帝纪》。清《新泰县志》鲍信传即节录于上。
《县志》载:“新泰鲍氏,汉司隶校尉鲍宣裔孙自上党徙居平阳。鲍信父子为魏忠臣。”史载,鲍信为鲍丹之子。鲍丹官至少府侍中,世代以儒雅显世。鲍信年少时“有大节,宽厚爱人,沉毅有谋。”汉灵帝(刘宏)时,大将军何进征召为骑都尉,派遣他东归(到老家,在东方)招募新兵,“得千余人”,当他还至成皋(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汜水镇)时大将军何进已被人所害。随后鲍信还至京师,此时董卓也刚到京师。卓到,即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汉献帝刘协。鲍信知道董卓到京必造成京师大乱,便劝中军校尉袁绍袭击董卓。但袁绍害怕,(借口“朝廷新定,未可轻动”为由)不敢发兵。鲍信乃率部还至泰山平阳家乡,并未解散,反而继续招兵买马,共“收徒众二万,骑七百,辎重五千余乘”。组成了规模庞大的一支军队,且整日加紧训练。
是岁(汉少帝刘辩光熹元年,也称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因董卓擅政,魏武帝曹操“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今河南省宁陵县西南39里己吾城)”,准备讨伐董卓。
曹操与袁绍上表推荐鲍信担任破虏将军,信之弟鲍韬任裨将军。当时袁绍势力最大,天下豪杰多归附于他。但鲍信料定成大事者并非袁绍,而是曹操。他单独对曹操说:“你现在的势力稍微不如袁绍,不显于世,但是能总揽天下英雄,拨乱反正的人是你,并不是袁绍。袁绍暂时强大,而终必会失败,你将开启新的天下。”鲍信深得曹操信任,被曹操接纳。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董卓听说曹操等人要起兵,乃将天子迁徙到长安。董卓留屯在洛阳,遂焚宫室。由于董卓兵强,袁绍等各路军队不敢先发进攻。曹操动员各路参战,认为“一战而天下安矣,机不可失”。遂引兵西进,将据成皋。陈留太守张邈派遗部将卫兹随曹军到达荥阳汴水(其故道为今河南荥阳至开封一段),遇董卓大将徐荥。曹军与战不利,士兵死伤甚多。曹操也被流箭所中受伤,所乘战马被伤,骑堂弟曹洪之战马,连夜逃遁而去。汴水之战,鲍信也受了伤,其弟鲍韬在陈(今河南淮阳)阵亡。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秋,曹操引兵入东郡(治濮阳),击溃黑山贼(东汉末年与黄巾军同时起义的一支农民军)中的白绕一部于濮阳。袁绍奋夺韩馥的位子,然后据守冀州。鲍信对曹操说:“奸臣乘机相争权位,荡覆王室,前时英雄奋起讨贼,保持气节,天下都积极响应,是仁义之举。现在袁绍为盟主,却因权夺利,将自生大乱,是又一董卓。若你抑止他,则力不能制,而仅仅构成一定的灾难,又怎能再继续来帮助他呢?还是暂且到大河以南,以等待时机。”曹操认为可以。因此,袁绍推荐曹操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东郡本治濮阳,曹操为东郡太守后,移治东武阳,故城在山东莘县西南朝城城。西汉时属东郡,治所在莘县东南十里。东汉属清河国。北魏改武阳县。)鲍信也被举荐为济北相(济北,汉时济北国治卢县,故城址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25里)。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青州黄巾军百万之众攻打兖州,杀任城相郑遂,转入东平。兖州刺史刘岱想攻打黄巾军,鲍信劝谏说:“今贼众百万,老百姓皆震恐,军队士卒没有斗志,不可轻敌强攻。今观贼军中同属一类的士卒相互跟随,并无军用物资,只是靠抢掠做为军队的供给,现在不如积蓄兵力,先固守城池,使敌军欲战不得,攻又不能,其势力必定离散,然后挑选精锐,据其要害,一举攻击,可大破敌军。”刘岱不听从鲍信的劝告,与敌击战,果然被敌所杀。鲍信与兖州官吏万潜到东郡迎请曹操领兖州牧守。然后领兵进攻黄巾军于寿张(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东。曹操将兵骑千余人,行视战地,寡不敌众,战不利,死者数百人,只好退归。曹操遂穿戴甲胄,亲巡将士,鼓励奋战,赏罚分明,将士重振奋起,趁机讨伐袭击敌军,敌稍折退。敌人又给曹操檄书,曹操见檄书,破口大骂,遂设骑兵埋伏,昼夜会战,贼兵稍退。可是,在寿张一战中,曹操率兵突然与贼兵相遇,大部队尚未及时上来,曹操陷入重围,鲍信为保卫曹操突围,殊死以战,壮烈牺牲,年仅四十一岁。鲍信战死疆场,曹操令部下寻找其尸体,但未找到。众将士只好刻木如信形状,大声哭着来祭奠他。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追录鲍信的功勋,上表封鲍信的长子鲍劭为新都亭侯,加拜骑都尉。征用季子鲍勋为丞相椽(汉时佐助丞相的官吏)。
鲍信后人为其建墓,其墓址在今泗水县城东八里大鲍村西。泗水王廷赞(清同治壬辰年进士。曾任四川知县)著《泗志钩沉》载:“济北相鲍信,史称平阳人,而信与祖父皆葬大鲍村之西也。”鲍信何以葬在泗水县境呢?《泗志钩沉》又谓:“汉代泰山郡平阳县南有今费境之平邑、毛阳、仲村等地;北有今新泰境之谷里、宫里等地;西南有龟山;介乎卞、华之间,而有今泗境之泉林、泗台、大小鲍村;西抵于洙之地。”故“信与祖父皆葬大鲍村之西也。”
2007年2月4日,笔者应新泰鲍氏族人鲍济玺、鲍建华之邀,在好友泗水学者程琨先生陪同下对鲍信墓、大鲍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大鲍村位于泗水县城东8里,村内有古槐两株,村东有清古桥一座。村西2里处有一大土冢,高约5~6米,占地2亩左右,冢顶历史上即有一小土屋(今仍有一座6平方米左右的砖砌小屋,且有人居住)。冢南立有“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一方,此即鲍信墓。今称“鲍王坟”。坟南10米左右有东西向一条土路,东接大鲍村村东古桥。程琨先生介绍说此道为古驿道。大土冢东300米处,有一近30亩的高台地,上有桃树等小灌木丛,土质以沙砾白土为主,与周围耕地截然不同。据程琨先生介绍,该高地原面积比现在面积要大,为一汉墓群,这里有可能是鲍氏祖莹地,曾出土过贝币、汉陶及汉画像石,鲍信与其祖父墓应在此高地上,今鲍王坟可能是古代的烽火台。由此往西的古驿道北侧过去也有类似的大土冢。
程琨先生所见,不无道理。又因鲍信战死后尚未找到遗体,其墓亦后人所为。其遗骸或以木人、或以其遗物所代。关于鲍信墓的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考证。
附:鲍信长子鲍劭,据《魏书》载:“鲍劭,信长子,有父风。魏武追录信功,对其表彰,表封劭为新都亭侯,加拜骑都尉,使持节。劭死后,其子融嗣。”清《新泰县志•耆旧录》亦有载。
四、泰山平阳鲍氏与山西上党鲍氏、安徽歙县鲍氏之渊源
2006年10月21日至22日,全国鲍氏族史研究会副秘书长鲍相训、鲍俊盛先生来访,为我们留下了自山西上党鲍宣至安徽歙县鲍氏的简要谱系,从谱系中我们可以分析出泰山平阳(今山东新泰市)鲍氏与山西上党鲍氏、安徽歙县鲍氏及其它地区鲍氏的一些渊源关系。现简述如下:
清《新泰县志》载:新泰(古称平阳)“鲍氏,汉司隶校尉鲍宣裔孙,自(山西)上党徙居平阳,鲍信父子为魏忠臣。今邑西谷里(镇)鲍姓甚多,传50余代。”
《三国志•鲍勋传》亦载鲍宣的后人有从上党迁徙到泰山郡并在这里安了家的。史载,鲍宣原籍为西汉勃海高城(今河北盐山)人,官至司隶,后徙山西上党。
鲍宣的哪位裔孙何时徙居泰山平阳,泰山平阳鲍氏与安徽歙县鲍氏及其它地区鲍氏是什么传承关系呢?鲍俊盛先生为我们提供了自鲍宣至鲍弘的谱系。
鲍宣生永,永生昱,昱生德,德生昂,昂生嘉(或凯或楚)嘉生崇,崇生丹,丹生信(信生邵,邵生融)、功(功生惟绩、惟源)、勋,勋生淓(润、濛,淓生伸(仲、偾),伸生泉,泉生弘。
据史料记载和鲍俊盛先生提供的信息,鲍宣之后与以下地区鲍氏有渊源关系。
1、鲍宣之玄孙鲍昂于东汉中期徙居泰山平阳,为泰山平阳(今新泰)鲍氏之始迁祖。昂之曾祖鲍永曾任兖州牧。昂能徙居平阳与其曾祖鲍永曾任兖州牧是否有关,待考。
2、鲍宣籍贯为勃海高城,后徙居上党,其裔孙昂徙居泰山平阳。据此,勃海高城鲍氏与山西上党鲍氏、泰山平阳鲍氏有渊源关系。
3、泰山平阳鲍氏后裔鲍伸,官护军中尉,西晋末年为避永嘉之乱(见后),随晋室南迁,后受敕镇守新安。鲍伸之子鲍泉,于永嘉之乱时避居江苏丹阳,后任信州刺吏(南朝梁置信州,治鱼腹,今奉节东)。同时鲍愤之子鲍澧移居淮安,泰山平阳鲍氏与江苏丹阳鲍氏、淮安鲍氏有渊源关系。
4、泰山平阳鲍勋裔孙鲍泉之子鲍弘官至新安太守,为安徽歙县鲍氏始迁祖。鲍训相、鲍俊盛均为歙县鲍氏后裔,传至鲍俊盛已是54世,至鲍训相为55世。泰山平阳鲍氏与安徽歙县鲍氏有传承渊源关系。
综上所述,鲍俊盛先生提供的鲍氏谱系对研究泰山平阳鲍氏与其他相关地区鲍氏的传承渊源大有裨益。借此,深表谢意。
附:永嘉之乱简介
永嘉之乱:“永嘉”系西晋怀帝年号(公元307年~313年),惠帝时,政治腐败,皇族争权,爆发了八王之乱,内迁各族纷纷起兵。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匈奴刘渊起兵于离石(今属山西省),国号汉,并于永嘉二年(公元308年)称帝。四年,刘渊死,其子刘聪继位。次年,所部石勒在攻破许昌后,乘胜在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大败晋军,俘杀太尉王衍,随军大臣、宗室、将士十余万人被害。此时洛阳大饥,人相食,百官流亡者十有八九。六月,汉将刘曜攻陷洛阳,怀帝被俘,杀太子及诸大臣,纵兵焚掠,士民死者三万余。八月,汉兵入关中,破长安,士民存者百无一、二。六年,因晋军反攻,撤出长安。建兴四年(公元316年),长安再陷,晋愍帝出降,西晋灭亡。史称“永嘉之乱”。
五、伍子胥与齐国鲍氏
伍子胥(?~前484年),春秋时楚国人,名员,字子胥。公元前522年(楚平王七年),楚平王杀其父伍奢及兄伍尚,他经宋、郑等国逃出楚入吴。先耕于野,后被举荐于专诸,助阖闾,刺杀了吴王僚,夺取王权。阖闾任其为行人(官名),专管出征打仗。后因助吴整军经武,采用疲劳战术,连续分兵攻楚有功,封于申,又称申胥。
伍子胥在吴期间与齐国鲍氏结下一段情缘。
据《春秋左传》记载,鲁哀公十一年(吴王夫差十二年,齐简公元年,公元前484年)五月二十七日,鲁哀公会合吴国的军队攻打齐国,先攻下博地(山东泰安东南),又攻下嬴地(今山东莱芜市西北),双方又在艾陵会战,大败齐军,俘虏了国书、公孙夏、闾丘明、陈书、东郭书,革车八百辆,甲士的头颅三千个,用来献给了(鲁)哀公。史称“艾陵之战”(见附(1))。
吴国将伐齐,越王句践率部下到吴国朝见。吴王及臣下都接受了越国的馈赠,吴人皆喜,唯有伍子胥感到害怕,说:“这是在养肥吴国啊!”就劝谏吴王:“越国在我们这里是心腹大患。吴越同在一块土地上而对我们有所欲望。他们的柔服是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我们不如早点下手。在齐如愿以偿,如得石田,无法耕种。我们如果不把越国变为沼泽,吴必灭亡。”伍子胥还针对吴王的行为以《尚书》的《盘庚》篇告诫吴王。吴王不听,便派伍子胥出使齐国下战书,告之打仗之事(杨伯峻引顾炎武《补正》云:“子胥为吴王使于齐也。古者兵交,使在其间。”)。伍子胥(借机)将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鲍氏,改姓为王孙氏(杨伯峻引杜(预)《世族谱》谓伍员子,其在齐为王孙氏,顾栋高《大事表》十二下谓伍员子名丰(封),梁履绳《补释》云:“不知所据。”)伍子胥从齐回到吴国,吴王听说他将儿子托于齐国的事情,便派人把属镂宝剑赐给伍子胥,让他自杀。
伍子胥寄子于鲍氏之事,《史记•吴太伯世家》、《齐太公世家》、《伍子胥列传》、《吴越春秋》等均有所录,内容大同小异。例如,《吴太伯世家》载:“吴王不听,使子胥于齐,子胥属其子於齐鲍氏。《集解》服虔曰:“鲍氏,齐大夫。”《索隐》:“《左传》直曰:‘使于齐’,杜预曰:‘私使人至齐属其子。’按:《左传》又曰:‘反役,王闻之’明非子胥自使也。”《伍子胥列传》记载了伍子胥托子于鲍氏的原因和受托之人为齐大夫鲍牧。曰:“(吴王)使子胥于齐。子胥临行,谓其子曰:‘吾数谏王,王不用,吾今见吴之亡矣。汝与吴俱亡,无益也。’乃属其子於齐鲍牧,而还报吴。”又载,吴国的太宰嚭与伍子胥有矛盾,欲陷害伍子胥,将子胥“属其子於鲍氏”之事禀告了吴王,吴王使人赐剑自杀。吴王杀死伍子胥后,便向齐国发动了进攻,但没打赢,只好撤军。
鲍牧,齐大夫,鲍叔牙六世孙,生卒年不详(详见《鲍牧传略》)。据《左传》哀公八年载鲍牧卒于齐悼公二年(前487年)。据《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至齐悼公四年,即公元前485年时鲍牧尚在世。《传》曰:“齐人弑悼公。”杨伯峻注:“《史记•齐世家》、《卫世家》、《年表》并谓杀悼公者为鲍子,《伍子胥传》则云:‘鲍氏’,《田齐世家》直云‘鲍牧’,而据八年《传》,鲍牧已为悼公所杀。梁玉绳《志疑》据《晏子春秋•谏上篇》:‘田氏杀阳生’,疑杀者为陈恒。存疑可也。”(见附(2))
总之,伍子胥使齐,将其子托于齐国鲍牧(或鲍氏)无疑。伍子胥缘何“属其子於鲍牧”或“鲍氏”呢?从齐国当时情况看,鲍氏家族属齐国显族。鲍牧为齐大夫。且鲍牧为鲍叔牙裔孙。鲍叔牙“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闻名。且“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史记•管晏列传》)由此推之,鲍牧或鲍氏家族不仅有势力而且深得伍子胥信任。在这里可以使其子得到很好的保护。这大概即是伍子胥托子于鲍牧或鲍氏的缘由。
近年,新泰市区出土一批吴国兵器,专家认为有的器物与伍子胥“属其子於鲍牧”或“鲍氏”有关。
2003年3月至5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新泰市博物馆联合发掘了新泰市区北周家庄69座东周墓葬。在出土的1600余件文物中有春秋吴国兵器一宗。其中铸有铭文的剑、戈、矛是这批吴国兵器中的亮点。有一青铜矛硬度高,锋利,銎部铸一“王”字;一青铸戈,戈锋和援的刃部为竹节状,圆纯,精美,十分罕见,援的后部铸一“主”字,专家释“王”,具有东周齐国“王”字的特征;另一戈铸有五字,有专家释为“王伍之车戈”,也有专家释“主国之车戈”,其中首字为“主”字,与单铸有“主”(王)字的戈,风格相似。结合伍子胥“属其子与鲍牧”或“鲍氏”之后,改姓“王孙氏”的记载,有专家认为这批带有铭文的吴国兵器与伍子胥之子寄托于齐有密切关联,有可能是伍子胥后人所为。同时出土的还有一把吴国诸樊剑。铸造工艺精美,锋利逼人,剑的腊部铸有“攻吴王姑发(反)诸樊之子通自乍用(元)剑”14字。(参见刘延常、徐传善《齐国墓再现春秋争霸——山东新泰周家庄东周墓葬》,载《考古》2004年第2期)
如上所述,相传鲍叔牙故里在新泰,新泰又是杞国故地,鲍氏的祖先在杞。鲍氏是杞国后代的延续。鲍叔牙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十余世”。伍子胥之子王孙氏的兵器在新泰发现,说明齐国鲍氏在新泰地区有封邑。寄于鲍氏的王孙氏不可能葬在其它姓氏的封邑内。由此推之,伍子胥“属其子於鲍牧”或“鲍氏”的地域应在鲍牧或鲍氏封邑内。在新泰周家庄东周墓葬中出土的吴国兵器有可能是伍子胥之子从吴国带来,也可能是其子孙在鲍氏的庇护下另铸打兵器,以记其事,不忘旧恨。
新泰,古称平阳。春秋早期属鲁。《春秋》有鲁宣公八年(前601年)“城平阳”的记载。新泰及其西部地区又曾是杞国地盘。至春秋末期,今新泰市区正介乎齐、鲁之间。正处于齐与鲁、齐与吴、齐与楚的诸多战事的前沿,多种文化交融于此,周家庄东周墓的出土兵器带有齐国、吴国风格也就不难理解了。
附(1):艾陵之战遗址。
公元前484年,吴鲁齐之间发生的艾陵之战具体地点,由于历史典籍记载不详,引出后世学人的多种意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哀公十一年:“艾陵,据江永《考实》,在今山东泰安县南60里(顾德融、朱顺龙著《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版〉,从其说,也认为艾陵在“泰安南”);据沈钦韩《地名补注》引《山东通志》,即艾邑,在莱芜县东境,此说较确。”《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艾山在兖州博城县南60里。本齐博邑。”《中国历史大辞典》艾陵之战条:“艾陵,在今莱芜东北。”《齐鲁文化大辞典》认定艾陵之战遗址在“今莱芜东北。”《续山东考古录》谓:“齐(有)堂阜、艾邑。”《蒙阴文史资料》载:“艾邑,在今新泰、莱芜、沂源等县交界处,因艾山而得名。”清《蒙阴县志•山川志》:“艾山,在城北130里。《春秋》鲁隐公六年:‘夏五月,公会齐侯盟于艾’即此。”《续修莱芜县志》:“泰山牟县东南有艾山。”“牟城在今莱芜东二十里,其东皆曰艾也。”2004年10月出版的《莱芜市文物志》认为:“‘艾陵之战’主战场在莱芜市苗山镇常庄至博山区南博山一带。这里正处于古艾邑(艾陵)地区的北端。发生于这里的古代战役以地名(山名)而命名为艾陵之战。”
综上所述,艾陵之战遗址有三说,一说为今莱芜市东北;一说为今泰安市东南或泰安市南;一说为蒙阴县北130里,今新泰、莱芜、沂源交界处之艾邑。窃以为最后一说较确,因古牟国以东,沂源以西,蒙阴县北130里一带均为丘陵,此处有两艾山,属齐地,正是春秋时期艾邑地区。艾陵之战遗址即此。
附(2):《左传》与《史记》所载伍子胥托子于鲍牧的时间有异。《史记》认为伍子胥将其子托于齐大夫鲍牧或鲍氏是在齐悼公四年(鲁哀公十年,吴王夫差十一年,公元前485年)。《左传•哀公十一年》谓齐简公元年,吴王夫差十二年,即艾陵之战当年(公元前484年)。而《左传•哀公八年》又载鲍牧已为悼公所杀。其存疑较多。《中国历史大辞典》及沈起炜编著《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皆从鲁哀公十一年(吴王夫差十二年,齐简公元年,即公元前484年)。
(本篇采自战化军、姜颖著《齐国人物志》,齐鲁书社,2004年10月出版。有些章节适当作了修正。)
研究动态
分享按钮>>...鲍氏家谱简目...
>>《鲍氏文苑》编辑工作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