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古代名人】明代兖州鲍氏家族

    中华鲍氏网 2013年5月21日 鲍教等供稿


 

                            明代兖州鮑氏家族

                             摘自《寿石斋_新浪博客》

1鲍姓溯源与兖州鲍氏始祖

鮑氏家族是明代兖州的名门望族。位于今兖州城西南的新兖镇鲍家林村,即其茔墓所在;现在该村鲍姓,是其直系后裔。本文依据从鲍家林村出土的墓志及其它资料,叙述明代兖州鮑氏家族的情况。

鲍氏,《元和姓纂》记是"姒姓,夏禹之后。有鮑敬叔,仕齐,食采于鮑,因以为氏。敬叔生叔牙,曾孙国,代为上卿……"。鲍叔牙向齐桓公举荐管仲,使齐桓终成霸业;鲍叔牙也因此名垂青史,现在鮑姓皆尊敬叔为得姓始祖。鲍克敏墓志说:“鮑自敬叔,有家于齊,奕葉為卿,維國之氏。齊递之源,其流瀰兆,魯邦有鮑,寔自同始。”鲍继文墓志说:“其先自敬叔为卿于齐,食邑於鲍,而子孙因以为氏,宋有评事。”。按鲍字的本义是醃魚,周初太公封齐后,"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春秋时敬叔的采邑鮑,应该就是当时一个以醃魚为业的部落或者醃鱼业很发达的城市。今济南历城东有鲍山,山下有鲍城,其地春秋时属齐,据说就是鲍叔牙的鲍邑。

鲍氏历史上的名人有汉代鲍宣,是哀帝时的谏议大夫;南朝宋的鲍照,著名诗人,等等。

兖州鲍氏的始祖,有谱系可查的可以追溯到元末的鲍成,字世荣。鲍继文墓志说:“世荣者实为著姓之祖始,讳成,国初自安丰从龙,以战功累官指挥佥事,死于阵,赐葬钟山。”鲍继昌在梁山鲍垓《重修玄帝庙碑記》中说:“在昔,政教廢墜中,國無禮無義實惟其極。昊天上帝不忍斯世斯民之終論而為夷也,乃王氣於金陵。我太祖高皇帝龍飛淮甸,祗協其兆,於是提三尺劍,惟帝王所自立之中國。是復海內豪傑之士,云附景從。我始祖世榮以安豐萬戶卒眾來歸。”鮑成是凤阳寿州(今安徽寿县)下蔡村人,时任安丰万户,是个武职,他归顺朱元璋兴兵反元。鲍成曾孙鲍珣的墓志说鲍成:"我太祖高皇帝兵至和州,率众归附,渡江克采石,任前部先锋。积功授明威将军、安吉卫指挥佥事。领兵剿潮州寇,殁于阵,朝廷悯其勇,遣官谕祭,赐志圹葬于紫金山之侧。"(鲍克敏墓志说"迁沈阳卫指挥佥事",鲍克信墓志说授"吉安卫指挥佥事,殁于阵"。按《明史》的《兵志》记江西都司有吉安卫,安吉卫或误。)

釆石之战是元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攻下和州后与元军的一场战役。此战应是鲍成归顺朱元璋后的首场战役。由于他和部下表现出色,故得受封爵。据《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七十九洪武十九年八月甲申朔○辛醜置瀋陽中左二衛命指揮鮑成領原將河南山東校卒一萬三百二十八人分隸焉。卷之一百九十八 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乙未朔○置武昌衛指揮使司命指揮僉事鮑同守之。鲍成领兵剿潮州寇,在他晋升为沈阳卫指挥佥事后,在其子鲍同袭任武昌卫指挥佥事以前。应为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左右倭人寇潮时战死,故得享赐葬钟山的殊荣。

鲍成的儿子鲍同,字宗文,承袭父职,调武昌卫,卒于任所。鲍同有两个儿子,长子鲍葵,字秉忠;次子鲍藻,字秉华。鲍葵承袭父职,调任兴州卫,又调兖州鲁王府护卫;可以说鮑葵是兖州鲍氏的始迁祖。鲍葵死,无后;由他的弟弟鲍藻的儿子鲍珣承袭其职。鮑克敏的墓志说:"鮑之官居,代有迁易,盖自沈阳改武昌,武昌改兴州,兴州调兖州,四迁而甫定其居。今为兖州人"。按沈阳卫在今辽宁,武昌卫在今湖北,兴州卫在今北京良乡,再加上从始祖鲍成离开安徽原籍率兵征战死于广东潮州,鲍氏几代人展转流徙大半个中国,最后终于在兖州定居下来。

明代的户籍分民、军、匠、灶、官、监、站等多种,毎种又有细分,如民籍中有儒籍、生员籍、医籍、商籍等;军籍中又有军匠籍、弓兵籍、勇士籍、军灶籍等,各种户籍世代相传,很难改变。《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载鲍克宽为兖州护卫,官籍;鲍继文为山东曲阜,官籍。鮑氏的府第建在兖州府城内,户籍属曲阜,鮑继文的墓志有"父克敏始占籍曲阜"的话。兖州鲍氏与曲阜的关系,至少可追溯到鲍珣一代。鲍珣父母早亡,他自幼是在曲阜外祖家长大的,他的5个儿子中有3个娶的是孔家的女儿,在曲阜东皋、梁山鲍垓(鲍继昌在梁山鲍垓《重修玄帝庙碑記》中说:“距兗城西百八十里梁山之源,宋為黃河故道,河決南遷淤為沃壤。國初命下,山東許官民開墾,永為己業。敢起科者,加以重罪。我始祖翁,修耒耜、具田器、計耦耕事,凡開田若干,悉以為別業,”)还有别墅庄田。

据鲍家林村鲍氏后裔回忆,"文革"前鲍氏藏有祖宗画像。画像绘兄弟二人,-着文官服,-着武官服。笔者认为应是鮑葵和鲍藻兄弟的画像,是鮑珣在世时鮑克宽中进士后画的。鲍葵是兖州鲍氏始迁祖,他袭鲍同之职,故为武像;鮑珣承袭了他的职位,可以说是嗣子,所以鮑珣要供奉他。而鮑藻未仕而死,他是鲍珣的生父,当然也要供奉。鲍珣的儿子鮑克宽是进士,按例应该封赠三代如己官,所以把鮑藻的像画成文官模样。这就是两个祖先-文一武的由来。

2祟儒亢宗的怀远将军鲍珣

鲍珣字廷玺,生于永乐七年(己丑,农历十二月,公历已是1409年)。因为父亲早逝,由祖母李氏抚养成人。长大后下决心发扬光大祖先事业,他"辅佐藩府小心慎密,怀抚士校甚有恩,兖郡中军民无大小咸畏之若神明",威望相当高。他的墓志中叙述他的事迹,主要有以下几件事:

-是他注重对所带领军人的文化知识的教育。我们知道明代的户籍中有军籍,军人子弟世代当兵,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兖州府的府学里从来没有军人的子弟读书。他为此事专门请示上级,选拔了40多个军人子弟到府县学校读书,称为"军生",并给予经济资助。这些军生后来大都有出息,有的还做到知州、知县,有的参加科考中了举人。

二是主持修孔庙。曲阜孔庙大成殿和周公庙颓坏,都御史贾铨上疏请求修理。贾铨问谁适宜负责这项工程,众口一词地都举荐了他。果然由他总督全部工程,只用半年时间就圆满完工。这说明他有很强的办事能力,而且很受同僚的拥护信任。

三是擒获郓城大盗。大盗火刚聚众劫掠,扰乱治安,数年中横行无忌。郓城乡耆葛三等人亲来兖州卫所恳求鲍珣,希望他为民除害。鲍珣采取很多办法,摸淸了盗贼来去踪迹,设计引诱他们进入官兵埋伏的地方,终于抓获了盗首,那些群从的乌合之众也都作鸟兽散。盗平之后,葛三率数百人手拿香花来谢恩,说从今后晩上能睡个安稳觉了!

四是智破牟吉祥之死的命案。卫所校官牟鸾的弟弟牟吉祥是个赌徒。有-天晩上他偷了哥哥的银子去赌,路上被张囗囗与杨他食两个强盗抢去银子,又把他杀了扔在泗河里。尸体被漁人网出,牟鸾看到弟弟尸体后,隨意诬枉无辜百姓,要求偿命还钱。鲍珣通过调査了解了真情,他假托神仙入梦,说梦见金甲神人手里拿着一张弓、一根木棍,告诉他,明天就会真相大白的。第二天-早,果然有一个姓张的人,像发疯-样跑来自首,说吉祥是自己杀的,杨他食也参与了。于是抓捕审讯,果然招供。无辜百姓得以释放。有人解释梦境,说弓暗示张,木棒暗示杨,是两个凶手的姓氏。

五是赈济灾民。连续几年兖州府发生灾荒,朝廷派廉访使来兖,号召富戸拿出粮食救济灾民。鮑珣-次捐粮500石给政府,自己又散发了千余石给贫民,因此而免于饿死者上千人。而且还不图名,坚决反对廉访使把他的事迹上报朝廷。

六是帮助本卫士卒贫苦者多人,"遗以金帛,为之娶妻,至今皆有子孙";丧不能举者"无虑百人,皆遗以棺木钱帛,俾葬之无令暴露"。又屡次帮贫无所依的何忠父子-家。等等。

七是出资刊印-批书籍,有《圣贤像》、《素王纪事》、《东游记》等,这是宣传儒学传承文化的实际工作。

由于鲍珣的政绩突出,声望素著,鲁王向朝廷举荐,授勋怀远将军。他成化十年(甲午,1474)卒,墓志由青州人官文华殿大学士的刘珝撰文。墓志中说:"公平生功在王室甚伟,泽及于人人,不可枚举。诸子咸掇巍科,跻仕版,虽儒素家有所不及,上天昭昭之报,不可诬也"!这里特别强调"虽儒素家有所不及",是说鲍珣虽然是个武职,并非读书世家;而他的子弟在科举方靣却特别成功,儿孙中有两个进士,两个举人(注1)。所谓"上天之报",其实是源于他"崇儒好文"、"崇儒以亢宗"的理念,即以尊重文化、注意教育来达到家族振兴的目的。志文说他"好礼贤士,凡四方有文誉人至,即延致家塾,淑诸子姓及行伍中子弟"。因此可以说,鲍珣以他的修德励学,培植人才,奠定了鲍氏家族此后"儒绅满门"发达辉煌的根基。他是兖州明代鲍氏家族中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人。

鲍珣五子,即鲍克恭、鮑克宽、鲍克信、鲍克敏、鲍克惠。

3霍州知府鲍克恭

长子鲍克恭,其生卒年份不详,《兖州县地名志》鮑家林村条说:"鲍氏林中有明成化二年立兖州府护卫官鲍克恭……墓碑",按成化二年为公元1466年,丙戌;但细究之,他不可能卒于此时。因为鮑珣的墓志署有"孤子克恭等泣血立石",而鲍珣卒于成化十年,所以这个记载是错的。

鮑克恭的生卒年只能大致推断:他是鲍珣的长子,鮑珣生于1409年,鲍珣三子鮑克信生于1442年,故他应是宣德年间(1426-1435)生人。鲍珣的墓志上说他"以天顺己卯乡贡进士任山西霍州知府,";按天顺己卯是1459年。乡贡进士就是举人,可见他自幼读书很好,通过科举考试中了举人。再聪明的人中举人也得接近三十岁,所以假定他生于宣德年间鮑珣二十岁左右时是合理的。

鮑克恭中举后做了知府。明代知府是正四品文官。但因为他是鲍珣的长子,鮑珣死后照例应该由他袭父职。所以后来又袭了指挥之职,成了武官。有记载卫所指挥为正五品,那岂不降了品级?一一关于这点,笔者素无研究,也没有相关资料,无法解释。

鲍珣死于成化十年,他应于其时或稍后袭职。鲍克信墓志又记有"长兄克恭袭调永平卫防",是他袭了兖州鲁府护卫后,又调往永平,永平在今河北卢龙县。

鲍克敏墓志说他"举将才,兵部会议在第-等";详情虽不可知,也能想象出他作为武官的能力和水平是很被上级重视的。至于他在山西霍州做知府的事,不知道当地史志上还有没有记载。

据鲍克信墓志所记,鮑克恭没有儿子,死后由鮑克宽的儿子袭了指挥之职。鲍克信墓志说"兄嫂既逝,乏嗣,传职于二兄之子,遗孤女幼,抚育愈于己出"。他死时女儿尚幼,可见他年龄也不会太大。作为鲍珣的长子,文武全才却既早死又乏嗣,鲍克恭给人留下的印象颇有悲剧色彩。

 4扬州同知鮑克宽

鲍珣次子鮑克宽,成化丙戌进士。也未见他的墓志,仕履不太清楚。鮑氏其他人的墓志记他任户部主事,调大同通判;又调浙江湖州府和扬州府同知。同知是正五品官。

《明史》卷177的《李秉传》里曾提到鮑克宽的名字,说"帝以秉循私变法,负任使,落秉太子少保致仕。所连鲍克宽、李充……调外任"。按,李秉是曹县人,进士。可以说和鮑克宽是大老乡。弘治三年,吏部尚书王翱退休,左侍郎崔恭想接任其职,但皇帝钦点李秉做了吏部尚书。李秉上任后锐意兴革,对8000多名监生进行严格考核,黜退不合格者数百人,于是弄得"怨谤纷起",崔恭、尹旻、彭华都在皇帝靣前说李秉的坏话。尹旻是李秉的老乡,本来关系很好,但后产生矛盾;彭华是个依附太监的小人。后来,又一个想做吏部尚书的大理卿王概与彭华合谋,嗾使给事中肖彦庄弹劾李秉,罗列了十二条"罪状"。最后的处理是令李秉提前退休,与他有关连者多人调离京城,鲍克宽即其中之-。

从《李秉传》所叙我们可以知道,-:鲍克宽在任户部主事之后,还曾在吏部任职,是从吏部外放任湖州同知的。二:鲍克宽是支持并参与了李秉对吏部的改革的。明代政治黑暗腐败,李秉虽被黜退,但他的人格高尚,在大臣中声望很高。在李秉家居为民的二十年里,大臣们曾+几次向皇帝建议保荐,希望启用他,由于太监的阻挠都没成功。由他和李秉的关系可以知道,鲍克宽在政治上是属于正义-方,其品格也是光明磊落的。

如果有机会查到扬州和湖州的地方志,也许能得到有关鲍克宽的一些线索。

 5优游林下的东皋先生鲍克信

鲍珣的第三子鲍克信,字以成,因卜居今曲阜东皋村,人称东皋先生。他不入仕途,不慕名利,只研究学问,修养身心,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学者型人物。

鲍克信自幼读书就聪敏异常。六七岁的时候,有一次鲁惠王庆寿,父亲也带他去了,鲁惠王见他可爱,就问他现在读书读到哪-经了?他答正读《易经》;又问:六十四卦中哪卦最吉?他答:谦卦最吉。鲁王十分高兴,让他走到自己靣前,又问了很多问题,回答都很正确圆满。鲁惠王暗暗称奇,觉得是难得的人才。

鲍克信长大后,成为学问出众又一表人才的美男子,墓志说他"长身、美须髯,赋性明敏,动以圣贤为法,历身藻行,高抗不阿,博极群书,尤长于《易》。补兖学官弟子员。"即进学成为秀才。此时鲁王府里正在为郡主议婚。鲁惠王记得当年对鲍克信的印象,意思是让他当自己的女婿才好。果然王府有关部门也选中了他。可是他对这个婚姻不感兴趣,竟借故-走了之,到京城求学去了!他对别人说:“娶妻本为养与祀也,使不得为荐蘋蘩,奉菽水,其如养祀何!”意思是鲁王的女儿出身高贵,很难做到孝顺公婆,礼敬祖宗,还不如娶-般人家的女儿好。在当时,只要成为郡马,就授宗人府仪宾,成为皇亲国戚,社会地位提高很多,别人是求之不得的机会,他却弃之如敝屣,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卓尔不群的性格。

一一这里应该说明的是,鲍克信生于正統七年(壬戌,1442)。他六七岁时候的鲁王,还是鲁靖王朱肇煇,而不是鲁惠王朱泰堪。惠王生于永乐九年(1411),在鲍克信六七岁的时候已将近四十岁,但是还没做王,而是做世子。靖王薨于成化二年(1466),成化三年惠王袭封,成化九年薨。墓志是在惠王死后三十多年的正德元年写的,说朱泰堪为惠王乃是追称。

鮑克信到北京后跟随著名学者宁波杨守陈、杨守阯兄弟学习。杨氏兄弟-家有五个进士,在当时很有名气。他继续研究《易》理,探索人生意义,穷理尽性,造诣深厚。他做的文章很好,"平实典则,不尚奇怪",即符合规矩,实事求事,通达质朴,不追求炫人耳目的效果。做庠生时他曾多次把补廪的机会让给别人;参加大比考试,好几次都有可能取得高名次,却因为小小的格式不合而落榜,人们都感到惋惜,他自己反倒不当回事。

鮑克信在33岁时父亲鲍珣去世。他极为悲伤痛苦,"饮食不入口者三日,肉袒跣足,寝苫枕块,肢体痺备,毙而复苏。治丧遵朱子家礼",还想"筑庐墓侧"守孝三年,因母亲反对而作罢,但还是"不入私室者三年"一一这些都是那个时代读书人表示孝的方式。

鲍克信42岁的时候有-次以贡生的资格做官的机会,但他以母亲年老而让给了别人。到48岁时,他的母亲-定要他出仕,他不再违拗,临去北京前,对妻子郑氏说:"我这次出门是想完成做为一个读书人应该做的事,并且做官还能得-定的俸禄,以用于孝养老母。你在家-定管好家务,侍奉好母亲"。鮑克信到京后即被授山西省繁峙县儒学训导。从兖州到繁峙有两千多里,他想母亲身体不好,绝不可能带母亲一起去山西上任,几经考虑,终于还是决定了向上级上书要求回家侍养老母。从此他就再也没有了做官的想法。

曲阜有个叫东皋的地方,土地肥沃,泉水甘美,鲍克信在那里买地建房,隐居其间,与几个朋友饮酒赋诗,啸嗷烟霞。从此人们称他东皋先生。他多才多艺,明医理,善鼓琴,能作诗,所作小词脍炙人口,他死后家人收集了几百首,叫《东皋遗稿》,散佚的更多。他善书法绘画,书法写元代赵孟頫小楷,花鸟画学明初兖州人刘子钟,有人说甚至超过刘的水平。但他把写字作画当成修身养性的手段,"耻为人役,不苟作,故世少有存者"。

鲍克信为人善良,-生哀孤悼寡,急人之难,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他大哥夫妇去世后,留下-幼女,他看成自己的女儿抚育成人,并"治妆奁、买婢妾",打发出嫁。他的姐姐和妹妹出嫁后,都因故生计困难,他都拨给田产。一些亲戚死后因贫无法入葬,他助以棺木;孩子长大后还出钱为他们娶妻。

鲍克信的母亲病重,他亲侍汤药,悉心照料;故去后治丧时由于过度悲痛又操劳过度,致使痺症发作,迁延数年,在65岁时去世。

6廉政爱民的县令鲍克敏

 鲍珣的第四子鲍克敏,字行之,生于正统十二年(丁卯,1447),卒于弘治+二年(己未,1499)。他自幼好学,16岁从福建名儒林仲璧学《尚书》,后隐居于峄山下用功,学问大进,25岁参加乡试中举人,但次年赴京会试中乙榜,后来因父亲去世,他就放弃了继续考试,服满后在太学读书,每月考试成绩都是在前列。43岁时,参加吏部谒选,被授予河南省武陟县知县,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

鲍克敏墓志说他初到武陟,正逢多年不遇的大旱,麦子割完应该立刻播种秋季作物,可是却长时期无雨,全县境内人心惶惶,眼看一个大荒年是难以避免了。鲍克敏立刻"斋沐吁天,遍叩诸神祠祷之",结果是"雨大澍,境内霑足"一一今天的人看到这样的记载-定会失笑,但在五百多年前人们不会这样,在科学不发达和神道设教的意识形态背景下,靣对大旱他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向超自然力量的虔诚祷告。结果是碰巧真的下了雨,当地百姓从这位新来知县的种种表现,认定他确实是一个真心爱民的父母官,他们也就当然地认为这雨是他的虔诚感动了上天求来的。

大雨虽好,只是已经太晚,错过了的农时,很多人已不打算播种,觉得种上也未必能有收获,还不如省下那点种子,至少还能多维持几天。鮑克敏坚决反对这种说法。他到处劝说,对没有种子的农户还提供帮助,最后都种上了作物。结果是那年秋季大获丰收。避免了本来可能发生的居民流离失所外出逃荒的局靣。

有-个囚犯叫王雄,越獄逃跑了。负责看管他的狱卒被关在监狱里,有人说是他得了王雄的贿赂,有意放走的。狱卒被判死刑,但一直申诉,不承认受贿的事。鲍克敏上任后重审此案,发现疑点,他出重金悬赏,终于又抓捕了王雄,免了獄卒之罪。

武陟县靠近黄河,常受水灾。有时黄河决口改道,大批农田被冲毀,而官府仍按原定标准征收赋税,多年后都是这样。百姓无地可种却要照样交税,痛苦不堪;官府也为历年欠税太多而发愁,但历任县令都因循苟且,不思彻底解决之法。鲍克敏了解情况后,上书朝廷,直陈利害,终于"税乃得蠲而民以舒"。

济源县的沁河上,有一个始建于宋代的枋口堰,挡住沁河水以灌溉济源县及下游的温县、孟县和武陟县的农田。但是由于年久淤积严重,早已不能发挥作用。有人建议修复,上级首先推举鲍克敏主持这项工程。他接手这项任务后,听到很多反对意见,主要是认为-到雨季沁河的水势汹涌,而驻怀庆府的郑王府的皇城及田产都在坝的下游,如果坝堰-旦被洪水冲毀,那郑王可不是好惹的,后果将不堪设想。鲍克敏了解这些情况后,不是畏缩不敢有所作为,而是亲至其地观察地势,研究制订工程方案,最后认为修复的设想是可行的,于是向上级写了详细的报告,列举了工程可能出现问题的防范办法,经上级批准动工。结果是"民甚蒙利而终无他虞"。

弘冶五年时孝宗皇帝曾下诏向官员"求直言",即征求对朝廷的意见和建议。鲍克敏上疏提了七件事,都是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和思考提出的,发往大臣们评议,都认为切中时弊;其中的"保宗室"及"养吏材"两项,还让有关部门切实执行。我们虽然不知道这两项的具体内容,但从题目看,应是有关皇室和官吏的,这恰是明代政治问题的焦点所在。

鲍克敏在武陟任县令四年,在他治下官无废政,吏皆奉法,所有学校、祠宇、仓库等公共设施均焕然一新,但都是他基于长久之用认真兴建的,不是只求表靣漂亮的"形象工程";而且,县里财政无丝毫亏空。他行政"不事科罚,民不告劳而事无不举",意思是他不是用严惩重罚的办法管理百姓,百姓们并没感到多么辛劳而事情已经成功。所以官民之间的关系是和谐而溶洽的,他的上级对他也非常满意,抚、巡、藩、臬各级推荐"牧民之最者",都异口同声地说:"鮑县令!鮑县令!"

鲍克敏对自己做人要求极严格,而待人接物则庄重而和善;他在家庭里没有自己的私藏财物,做官沒有因公事之外的事去拜访他的人。他虽然生长于官宦富贵家庭,却没有纨绔子弟长有的恶习;他在比他地位高的官吏靣前,也能保持雍容大方不卑不亢。他立身处世为官做人只坚持真诚谨慎质朴正直,而不自我吹嘘。他在武陟时,有人偶然发现了一棵结了四个谷穗的谷子,便认为找到了向上级邀宠的好机会,想画成《瑞谷图》献给朝廷。不料鲍克敏淡淡地说,"那块地里水肥充足,自然结的穗多,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武陟县灾荒连年,千万不要搞什么劳民伤财的献祥瑞活动!"又有一次蝗虫成灾,鲍克敏到庙里烧香祷告,第二天居然蝗尽附草而死。百姓都认为是他心诚感动了上天,想向上级回报此事,他也拒绝了,说:"上天本来就是为百姓作主的。蝗虫对百姓造成了危害,上天理所当然地弄死蝗虫,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弘治七年冬鲍克敏任满赴京奏绩,顺路到兖州省亲。人们看到他行李萧然,四年知县的家当只是一箱衣服和一箱书籍而已。于此可见他为官的清廉。

第二年春天,鲍克敏的母亲徐淑人病逝,他依礼在家服丧三年。服满之后,又被任命为浙江省山阴县(今绍兴)令。他之前,山阴县已很长时间里没有县令,积累的各种事务很多。他到任后,祛除积弊,抑制奸豪,减少公务开支,救济贫苦百姓,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收到成效,受到百姓的拥戴。可是由于他投入全副精力,夜以继日,竟因积劳而成疾,患上疟疾病,最终于三月二十二日卒于任上,年仅53岁。

 7轻财好施的鲍克惠

 鲍珣的第五子鲍克惠,字以泽。他-生未曾出仕,墓志题承事郎,是因他在灾荒之年出粟赈灾而朝廷恩授的七品散官,这种官是名义上的,不是实职。墓志记他轻财好施,经常为贫穷的人施药、施棺木等。有一次他看到-个人-靣哭-靣急急忙忙赶路,原来那人为了给亲人治病去请医生,他立刻把自己驾车的马借给他用。他生性不喜欢和官场接近,而是追求古代陶渊明李太白那样的生活方式,留恋诗酒,老守田园,孝养父母,享受天伦之乐,在无忧无虑平淡安适中活到60岁。

以上鲍珣的五个儿子,是鲍氏家族迁兖后的第三代。这-代中长子克恭乏嗣,次子克宽的几个儿子情况不详;三子克宽有四子:继元、继亨、继和、继贞;四子克敏二子:继文、继武;五子克惠二子:继贤、继昌;是为迁兖后的第四代。这-代中,最有成就者是四支的长子鲍继文。

 8刚方质直的三品大员鲍继文

 鲍继文,字伯正,别号质轩。生于成化三年(丁亥,1467)。他自幼聪明异常,小小年纪就庄重严肃,不苟言笑,像个大人。20岁成为秀才时就因为通晓《尚书》而有名于当时一一他的父亲鲍克敏曾从福建名儒林仲璧学《尚书》,可见《尚书》是他们的家传学问。后来他的母亲孙孺人去世,他庐墓时,发现墓旁生出了灵芝,人们说这是他孝心精诚所致;也是他后来能夠发达的先兆。果然,弘治十一年他32岁时去济南参加乡试考中举人,第二年去北京会试又顺利地成为进士。

按明朝的科举考试制度,会试在辰、戌、丑、未年的二月举行,弘治+二年是己未年。会试在二月底放榜,接着还要举行殿试,由皇帝亲自考试以定状元、榜眼和探花。殿试在三月十五日举行。如前文所述,鲍继文的父亲鮑克敏这年的三月二十二日卒于山阴知县任所。按当时的交通条件和信息传递的速度,鮑克敏恐怕难以得到儿子已中进士的喜讯;而对鲍继文来说,他得到父亲去世噩耗的候,大概是还没有离开北京。

在尽心尽力按礼仪处理完父丧后,按规定他必须在乡守制三年。守制结束后,鲍继文被授予户部广东司主事,是正六品的京官。

户部是掌管中央财政的部门,墓志所记鲍继文在户部的政绩有:一、奉命清理五马房刍豆,裁岁费万余,中贵敛手;二、督收京、通二仓粮,请托不行;三、督徐州粮仓,攒纳积欠十倍于前。

五马房是皇家养马的地方,刍豆即草料;中贵即太监一-这是明代政治的毒瘤,五马房的草料是太监们贪污的途径之-。鲍继文认真清理,无非是清点实有马匹,核对历年草粮银两,就发现每年空报的费用有万两以上。京师和通州的两处粮仓是存放从江南通过大运河运到京城的存放处,规模很大。所谓"请托",其实就是通过关系收买权力利用潜规则揩粮仓的油,搞腐败。徐州粮仓经过鲍继文的督査,为国家收上来的财富较前增加十倍。不难理解,他的这三项政绩都是加强对国家财富的管理,杜绝浪费,也就是堵住了各种方式的贪污和中饱私囊的途径。虽然政府收入増加了,但那些大大小小的太监利益却受了损失,所以都对他恨之入骨,千方百计对他攻击。他站不住脚,只好称有病请求回家休养。当时最大的太监就是著名的刘瑾,他不仅批准他离任,而且勒令退休,意思是使他们不满意的人永远不回朝廷。

按据《明史》《武宗纪》正德三年二月己巳:"令京官告假违限及病满-年者皆致仕";(而黄云眉《明史考证》引《明实录》:"京官除养病外,告假违限至十月以上者,须削仕籍。非但致仕而已。《纪》未核"。)可知鮑继文的致仕应是正德三年后的事。那年他大约42岁。

鲍继文退休回兖州后在曲阜建了一处别墅,取名康济草堂,他这是仿效宋代道学家邵雍,打算长期脱离肮脏的官场。邵雍谢绝了朝廷的征召做官,在洛阳过着耕种自给的生活,建草堂名安乐窩,自号安乐先生。鲍继文以此表示不与刘瑾等同流合污。

刘瑾当时在朝中权力极大,炙手可热。因为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武宗皇帝信任,而皇帝本人也是个骄奢淫逸毫无责任心的人。但刘瑾的专擅朝政,无恶不作,已弄得人天共愤,民怨沸腾。终于在正德五年秋,刘瑾被判以凌迟。于是刘瑾擅权时所更政令全部作废,受迫害者予以平反,鲍继文也被重新起用。

鲍继文被起用后改任福建司主事。当时正逢河北文安县的刘六、刘七农民大起义声势正大的时候。朝廷调集大量兵力剿杀,"数千里之遥,数万人之众",所有军需粮饷,鲍继文都参与筹备,"未尝-日匮乏"。因此官兵终于在南通狼山全歼刘六和刘七部队。鲍继文也因功而受封赏,此时他已是户部浙江司郎中,正五品。另外又赏"苎囗一表里,宝楮千锭,银牌数面,升俸一级"。

鲍继文在户部励精图治,-年多的时间里就使所属司的财政节余万余两。有关吏员告诉他,按以往的潜规则这笔钱可以自己支配,他坚决不同意,担心以后属吏们为奸,就全部上交了。户部尚书王琼称赞道:"鲍正郎可谓古之君子矣,征榷不唯权要,收受不受羡余"。真是无私无畏,-身正气。

正德八年,鲍继文调任山西大同知府。

大同为边塞重地,他到任后兴利补弊,锄暴安良,锐意治理,不遗余力。大同是代王的封国,鲍继文治理中无疑会使宗室利益受损,他们就想方设法地攻击他。他向朝廷回报实况,得到支持,宗室中有几人被受到削爵禄的处分。

鲍继文得到朝廷大力支持,应该与他对武宗皇帝的多次临幸大同有关。

明武宗朱厚照在他最宠信的奸臣钱宁和江彬的怂恿下想着法子不理朝政,寻欢作乐,到大同的目的也是为了游玩。这当然引起朝中大臣们的反对,鲍继文也曽"具疏欲率众遮道谏",就是联合-群大臣们拦住皇帝,劝阻他不要频繁到边境去。这样做得罪了江彬,江彬找借口扣留了他三个月,原本想害了他,没有得逞。在武宗七次临幸大同过程中,接待、供应和保卫当然要花费大量金钱,大同是个贫穷的地方,鲍继文既要保证皇帝的供应,又要尽量不增加百姓的负担,他想方设法,悉心筹划,总算没造成社会的扰乱。当地百姓庆幸遇上个好知府,甚至有人私下画他的像供奉在家里。他在大同还两度受皇帝赏赐。-次是皇帝正在大同时,境外蒙古人正准备武装侵略,他及时了解了信息,搜捕间谍,加强防御,结果敌方计划流产,保证了皇帝的安全。他被赐大红织金玉鹰衣-件;另一次是他捉拿了巨寇杨朋,被赐织金虎豹衣三件。而各同僚及朝臣们对他的评价也极高,他曾先后十六次被提名旌表,时任宰相的杨-清曾准备"大用"他,但未能实现。墓志说"公之数奇,竟未偶也",把未实现大用的原因归于命运。但笔者认为其原因应在前文所叙:"性鲠介,权贵一无赂遗",在政冶高度腐败的明代,他不巴结权贵,当然不可能被大用。

鲍继文墓志叙他在大同时有"逆彬谓厉己,托以纪诗战图,召公至军门,羁……"说的是江彬扣留他的过程。但其中"纪诗战图"不知何指。偶然在网上发现,鮑继文在大同曾经刻过书,现在存世的-种是《全唐诗话》,有"正德丁丑春正月谷旦东鲁鮑继文伯正刊于云中教养堂"的牌子。正德丁丑是正德十二年,云中即大同,教养堂应是他衙门中书房的堂号。这与"纪诗战图"不-定有关,但从这个名称可以看出他施政牧民的理念,即重视对百姓的教化,具体说是以儒家思想培养百姓的素质。编刻书籍也是推广教化的方式之-。

鲍继文在大同七年后,擢升河南右参政,督理粮储,已是从三品的地方大员了。他在河南的政绩,墓志记录的有:

-、"均赋税,时征榷"。鲍继文认为,只有把赋税标准统一,经办征收的胥吏就不可能施展手段从中渔利;只有按规定及时征收,才能使交纳者感到容易征收者也不感到吃力难办。他坚持这两项原则,故每年的征收都能很好完成,而且保护了百姓的利益。

二,平反冤狱。鲍继文有一次审査案卷,发现一个案子有疑点。一个寡妇,没有儿子,但很有钱;有人告她与人有不正当关系,判了寡妇的罪,但寡妇不服,故久而未决。鲍继文发现证明奸情的那份材料的提供者并没到庭当靣作证,这很可疑;鲍继文请示了上级,便把证据提供者传唤到庭,审讯得知,是寡妇的大伯哥哥想覇占弟媳的财产,才诬告她的。于是判了诬告之罪,寡妇沉冤得雪。

三、平剧贼。剧贼王堂长时间横行河汴而难以抓捕,令河南巡抚很是头痛。后来用了鮑继文提供的策略,终于平了王堂。

四、赈济灾民。嘉靖三年河南大灾,沈丘和项城两县尤为严重。鲍继文受命积极赈济,全活数万人之多。

鲍继文在河南四年,八次被旌举,两次被推举布政使(一省最高行政官),但"以忤时宰,宦情寑衰";这个"时宰",无法知道是谁(《明史》的《宰辅表》载嘉靖四年为费宏、石珤、贾咏、杨一清)。总之是因为得罪了某重要人物,使他继续做官的兴趣大减。正巧嘉靖四年他58岁时按例进京述职,走到曹县得了病,于是便顺道回到兖州家中。养病期间他连续上疏请求休息,结果是批准以太仆寺少卿、大中大夫的身份退休。嘉靖七年,朝廷又下诏升他为三品官阶,算是对他一生功绩的褒奖。-年后(己丑,1529)去世,享年63岁。

《兖州县地名志》说鲍继文的墓碑立于弘治十二年(1499),那是不可能的。其实这年鮑继文才33岁,正是刚中了进士风华正茂的时候。错的原因有可能是把他父亲鲍克敏的墓碑误记为他的了,鲍克敏卒于弘治十二年。(注2)

鲍继文退休后,或者到乡下看看庄田情况,或者在城里府第里闭户读书,"其公事足迹手札未尝-至官府",意思是和当地官府很少往来,绝不利用自己退休大官的地位干扰地方行政。他做人一生遵奉儒家理念,待人真诚,他认为不正派的人绝不交接。别人求他的事能办就办不能办就不答应,绝不虚与委蛇地应付。他在外做官时-切都秉公行事,没有人敢向他提有个人利益的要求。但是他行政和为人都并不苛刻,例如在审断刑事案件时,即使犯人已经认罪,他也要想办法在法律的范围内给犯人留条活路。他常说,朝廷的一些法律政策和先例都是经过很多正反经验总结出来的,只要认真执行就能保证天下太平;如果要想改变,-定要保证真的能于国于民有利才行。他在家教育子弟也强调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自己作的文章实事求事,文字朴素,不追求华美,编为《质庵稿》一书,收藏在家里。

鲍继文的墓志是江西刘梦诗撰文,他时任兗州知府。他用"刚方质直"四字评价鮑继文的为人,是很准确恰当的。

鲍继文是明代兖州鲍氏家族中官阶最高者,兖州明清以来历史上能出其右者也不多。

 9兵马指挥鲍继昌

据《砀山县志》、梁山鲍垓明嘉靖二十六年《重修玄帝庙碑記》记载,他被勅封为文林郎。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任砀山县知县。退休前任北京东城兵马指挥。可见他也称得上文武双全。

10鲍东周和鲍东夏

 鲍继文两个儿子:鲍东周和鲍东夏。博物馆藏有鲍东周墓志和鲍东夏的夫人孔氏的墓志,现据以略作介绍。

鲍东周字仲用,号道庵,是个廪生。继承父、祖传统研习《尚书》,学问很好,但就是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不成功。他很喜欢读书,"天文地理、稗官小说,与夫阴阳之术,仙佛之书,靡不涉猎";也能作诗:"所作诗文平实冲澹,不事雕琢,有《尼云樵唱》、《蝉蛙闲吟》《道卧闲适》数卷,藏于家"。科第不举,就啸嗷田园流连诗酒,在泗河边建草堂,用上父亲当年的匾额;又在曲阜建别墅,亲自栽树种菜,养花摘果,灌溉施肥,以此为乐。闲暇时与亲朋旧友在-起,酌酒赋诗,焚香鼓琴,高兴时放声高歌,郁闷时闭门不出,过得倒也悠闲自在。

鲍东周虽然出身官宦家庭,却没有纨袴子弟习气。衣食不讲究华美珍奇,也从不吹嘘自己的门第高贵。帮助别人从不吝啬,常做赈困恤穷舍棺助葬之类善事。有人在三四年间连续从他家借去几万吊钱和几百斗粮食,他看年景持续不好,干脆就把借据烧掉了。有-天他骑骡子出门,跟随的仆人在路上拾了两件金首饰。他对仆人说,这首饰是妇女用的东西。妇女丢失了东西事小,但有可能引起她丈夫的怀疑,弄不好会出人命的。于是就在那儿等候,终于把首饰归还给失主。从这两例可见鲍东周人品。

鲍东周生于弘治四年(辛亥,1491),卒于嘉靖+九年(庚子,1540),终年50岁。

从孔氏墓志我们可以知道,鲍东夏号洙涯,官鲁府奉祠正。这是一个负责鲁王府宗庙祠堂祭祀的职务。他的性格是"严正刚毅",长子光宇早卒,次子光宙也是鲁府奉祠,或许是世袭其职。由于没发现他的墓志,其他情况就不详了。

 11为抗倭捐躯的任城卫指挥鲍东莱

鲍东周是鲍氏家族迁兖后第五代。这-代中还有一人值得一说,那就是鲍东莱。

鲍东莱是鮑氏老五支中二支鮑克宽的孙子。鮑克宽的墓志没有发现,所以我们不知道他有几个儿子以及他们的名字。在三支鲍克信的墓志中,有-句"兄嫂既逝,乏嗣,传职于二兄之子",可见长支的鲍克恭没有儿子,是鲍克宽的儿子继承了鲍克恭的职位。而据万历二十四年《兖州府志》记载,鲍东莱为任城卫指挥。(《明史》的《兵志》记载:"兖州左卫,后改任城卫"。)可见这个鲍东莱就是鲍克宽的儿子。

《兖州府志》卷三+七《孝义》的记载是:

鲍东莱,任城卫指挥,善骑射,膂力过人。嘉靖甲寅,征倭贼于松江。每出阵,建一白旗,所向无敌,贼望见辄奔溃,后建红旗与贼战于上海,深入水曲,贼环击之。东莱与参将尚允绍跃马大呼,期以死报国,敢有后者,手刃之。复杀数十人,矢尽遇害。事闻,赠都指挥,立庙战所。

嘉靖甲寅,是嘉靖三+三年(1554)。《明史》《世宗纪》此年载:"二月庚辰,官军败绩于松江"。但《明实录》之《世宗实录》巻四三二记,嘉靖三十五年巡按直隶御史周如斗以正月间官军御倭败于四桥事,参总督侍郎杨宜和提督御史曹邦辅"轻率寡谋。致川兵败于东沟,苗兵败于新场,东兵、葫兵败于四桥。乞将杨宜罢黜,邦辅罚治。阵亡参将尚允绍,指挥李田、鲍东莱,千户郭勋、崔彦章、李尙节、李鼎,百户赵武、陈清褒恤……"。同书卷四三三有"赠松江新场阵亡参将尚允绍为都督佥事,荫-子;千户世袭指挥李田、鮑东莱……各赠官升袭如例",就是对周如斗上疏的落实,但称之为"松江新场阵亡……",明显和疏上不符。《明史纪事本末》《沿海倭乱》篇在嘉靖三十五年也引用了这条材料。嘉靖三十五年是丙辰而不是甲寅,《明史》《世宗纪》的嘉靖三+五年也有"正月,官军击倭于松江,败绩"的记载。笔者的理解,甲寅是鲍东莱他们参加征倭的时间,因为府志文中有"后建红旗与贼战于上海"句,所以丙辰是战死的时间。四桥应该是上海的一个地名。鲍东莱奉命从山东到江南抗倭,两年多后终于战死在四桥。

后来见到康熙十一年《滋阳县志》,卷四《武胄》记有鲍东莱,较府志为详,抄如下:

鲍东莱,任城卫指挥,善骑射,膂力过人,而忠义勇武出于天性。先征白莲教妖贼,旬月荡平,由是声名甚盛。嘉靖三十三年复率精锐征倭贼于松江。每出阵,建一白旗,所向无敌,贼望见辄奔溃,后建红旗与贼战于上海二桥,擒斩甚众。遂深入于水塘曲径,贼环击之,东莱与参将尚允绍跃马大呼:吾辈受朝廷厚恩,当以死战,敢有后者,手刃之!复杀数十人,以矢尽遇害。巡按御史周如斗事闻,赠都指挥佥事,加二级。其后世袭指挥使,立庙于战所祀焉。

上引府志县志上都说曾"立庙战所",这庙现在当然不会存在了;但如查上海松江的地方志,也许有可能查到相关记载。鲍家林村鲍氏后裔世代相传,说鲍家坟茔东南方位有一座坟墓,碑上刻有"明威将军"字样,墓中葬的死者是皇帝赐给的金头玉臂。笔者认为此墓有可能是鲍东莱墓。墓在东南方位,正符合他的辈分。按明威将军是鲍氏始祖鲍成的封号,鲍东莱袭其职,战死后又袭其封也是可能的。他死于上海战场,在当时情况下把尸体立刻运回兖州恐怕很难。故坟中也许只有衣冠,也许尸骨不全需要配以金玉之类,所以有了这样的传说。

 12結语

关于鮑氏家族的葬地:始祖鮑成是"赐志圹葬于紫金山之侧",紫金山又叫钟山,在今南京,当时南京是首都。鲍同葬地不详。鲍葵和鮑藻应葬在鲍家林。鲍克敏墓志说:“繼文等啓孫孺人邃合葬于兗城西南八里,祖隴之次,”。鮑珣葬于"兖城东北春亭",其地今属曲阜市姚村镇;鲍克惠葬于"曲阜县东皋村蓼河之阳",其地应在今曲阜城南息陬乡武家村附近。鲍克恭和鲍克宽葬地不详,如果前文所说的明威将军墓确是鮑东莱墓的话,那他的祖父和伯祖父也许都葬在鲍家林,但没发现碑刻和墓志,不敢确定。鲍克信、鲍克敏及其子鮑继文、孙鮑东周兄弟均葬于鲍家林。据说鲍家林规模很大,有石制林门(俗称望天犼),林内古柏森森,坟茔累累,有不少石碑及石像生等。该林地以老祖为中心,后世子孙环绕埋葬,形成所谓的盘龙葬。该村八十多岁的鲍学生老先生绘有《鮑氏祖茔示意图》,可以参考。

关于兖州明代鲍氏家族,由于掌握材料有限,只能作以上较简略的介绍。但已可以看出,这个家族可说是儒绅满门,流芳百世;人才辈出,文武世家,对国家民族也是作出过相当贡献的。而且,这个家族高度重视子弟教育的理念,以及重视人格和道德修养、努力奉行忠孝、仁义、节操、诚信等美德的人生观,对于现代人也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为便于读者查核对照,本文将所知的兖州明代鲍氏家族世系情况制为《世系图》,作为附录缀于文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更深感不足,文中不当之处还希望鲍氏族人及广大读者指正补充。

 

(注1)拙著《兖州史话》第二十三篇《科举撷英》,谈到鲍氏家族,说"一门三个进士一个举人",是错的。鲍克敏是举人而非进士。故应改为"一门两个进士两个举人"。在此更正并向读者致歉。

(注2)应该说明的是,本文屡次指出了《兖州县地名志》的错误,并非笔者高明,而是该书编者当时没有机会见到鲍氏碑刻资料,他们根椐釆访材料撰写,错误实在很难避免。地名志-书对了解兖州文史贡献很大,书的质量在同类中也是佼佼者。该书编者都是笔者的父执前辈,如有不恭之处,笔者谨在此表示致歉。

附录:鲍氏世系图

(注)1鲍克信墓志云:"兄嫂既逝,乏嗣,传职于二兄之子",可见鲍克恭无嗣。又万历二十四年府志载鲍东莱为任城卫指挥。可见鲍东莱是鲍克宽之子。

2鲍珣墓志云:"孙男七:长唐民、次尧民、庶民、汤民、黎民、周民、义民",应是乳名,上列表中其孙继贤等共八人,还不包括鲍克宽之子,故鲍珣死后有孙多人出生。唐民等无法与继元等一一对应。

3 鲍克敏墓志云"子男二人,首即继文……次继武……孙男三:惟德、惟义、惟志"而鲍继文墓志云:"子男二人,长东周……次东夏",名字不同,惟德等应为乳名,惟志应为继武之子。

4 鲍继文妻胡氏墓志云:"孙男三:长光裕,次光启、光贵,尚幼"。光启、光贵应为昭裕、弘裕之名。

 

(山东鄄城鲍教等供稿。本文根据兖州鲍家林鲍氏分支梁山鲍垓鲍氏所存族史资料,部分内容有删改,请作者谅解。)

 


分享按钮>>【曾氏古代名人】曾万
>>【曾氏古代名人】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