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古代名人】历史上的鲍叔牙

    中华鲍氏网 2016年1月10日 鲍训相


                                                            历史上的鲍叔牙
       鲍叔牙是我国春秋时期最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的中原霸主齐桓公公子小白的师傅。他和管仲终生皆为莫逆之交,就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盛唱不衰的友谊之歌“管鲍之交”。
       鲍叔牙约诞生于公元前725年。其父鲍敬叔姒姓,乃周室后裔杞国公子,因封地于鲍得姓,是为鲍氏得姓始祖。鲍叔牙就是中华鲍氏的二世祖。
      较早见于史籍有关鲍叔牙记载的是《春秋左传.昭公十三年》:齐桓,卫姬之子也,有宠于僖。有鲍叔牙、宾须无、隰朋以为辅佐,有莒、卫以为外主,有国、高以为内主。从善如流,下善其肃,不藏贿,不从欲,施舍不倦,求善不厌,是以有国,不亦宜乎?而较为全面记载管鲍之谊的是司马迁所著《史记第六十二管晏列传之二》: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长为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牙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主,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才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见逐于君,鲍叔牙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之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是我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贤明宰相。他与鲍叔牙联手,团结宁戚、高傒等一帮贤能之臣辅佐齐桓公实现葵丘会盟。孔子云:“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他的政治韬略、驾驭全局的治国方针是历代封建君主争相仿效的教科书。即使到了21世纪进入现代文明,他的很多治国经略和经营管理理念仍然具有鲜明的实用价值,这也就是我国中央软实力研究中心和东南亚各国当政集团倾心研究管子理论的重要原因。而管仲之所以能够淋漓尽致地发挥出自己巨大的政治抱负、施展自己的管理治国才能,则应归功于鲍叔牙荐贤让贤知人善任。孔老夫子这样评
说:“齐有鲍叔牙......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焉?”
       早年,鲍叔牙与管仲合伙经商。管仲家贫,分利时总要多拿些,鲍叔牙从不计较。分金美谈流传至今,全国各地建有多处分金亭、分金桥。二人善交及饱学之名广为流传。遂被延请至宫中,分别担任公子纠与公子小白的师傅。据左传庄公十年记载:“,初襄公立,无常。鲍叔牙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出莒。”管仲则带着公子纠质于鲁。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而公孙无知又被林人所杀。齐国乱成一团。鲍叔牙带着公子小白,管仲带着公子纠分别从莒国和鲁国往回赶。途中相遇,管仲挽弓搭箭一箭射中公子小白带钩。小白知管仲箭法了得,即应声倒于车
内,佯死。鲍叔牙急令轻车简从,直奔齐都临淄。到达后,鲍叔牙先行入城,与国、高二大夫商妥,迎接公子小白入城即王位,是为齐桓公。而管仲以为小白已死,不紧不慢赶往临淄。途中听说桓公已继位,追悔无及,遂亲率鲁国大军杀奔临淄。鲍叔牙则运筹帷屋,在乾时以有备攻无备,大败鲁军。从而巩固了齐桓公的王位。桓公非常欣赏鲍叔牙的忠心与胆识,欲授以相位,叔牙坚辞不受。他力挺管仲,向桓公建议“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而桓公念念不忘欲报一箭之仇。叔牙规劝说,当时情景各为其主,大王应念其事主之忠,格外加恩。为了说服齐桓公,他罗列了五条  自己比不上管仲的理由,使齐桓公认识到要想完成雄霸天下的宏伟事业,必须接纳鲍叔牙的谏言。于是叔牙用计
使鲁国囚禁管仲送回齐国。再由桓公筑坛拜相 。管鲍联手,大刀阔斧地在齐国实施改革。他们充分利用齐国山河海渔盐 的自然资源优势,广揽贤才,兴利除弊 ,休养生息,繁荣经济。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不断扩展领地。最终辅佐齐桓公实现了成为第一位春秋霸主的 政治抱负。
       然而齐桓公称霸以后 便狂妄不知所以。据《吕氏春秋贵直论直谏篇》记载:齐桓、管仲、鲍叔、宁戚相与饮。酒酣,桓公谓  :“ 何不起为寿?”叔牙举杯而进曰:“使君不忘出奔于莒也,使管仲勿忘束缚而在于鲁也,使宁戚勿忘饭牛而居于车下。”桓公避席再曰:“寡人与大夫能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社稷幸不殆矣!”吕不韦用这段话提醒秦始皇,魏征用这几句话 谏言唐太宗。1945年陈毅在延安为50岁以上老同志集体祝寿题“诗以祝之为说安不忘危之意”最后两句为“鹏程自今举在莒永勿忘。”毛泽东在林彪事件以前也曾告诫高级领导“勿忘在莒”。可是身边工作人员却记录为“吴王在莒”,弄得众人 不知所云。蒋介石为了反攻大陆搞了一次“勿忘在莒”活动。在他的办公室和金门都亲笔手书“勿忘在莒”四个大
字 。鲍叔牙的这段话极受史家推崇,而被大书特书。“鲍叔贤者也”。“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谁敢犯危?而非贤者 将以要利也。要利之人犯危何益?故不肖主无贤者。无贤则不闻其言。不闻其言则奸人比周,百邪悉起。若此则无以存矣  !凡国之存者,王之安也,必有以也。不知所以,虽有必亡,虽安必危。所以不可不论也。”对于齐桓公,史书认为“当此时也,桓公可与极言矣。可与言极言,故可与为霸。”
       管鲍之交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一朵奇葩,是中华礼仪世代传袭的典范。历代文人都以其生花妙笔给予颂扬。
       陶渊明的《管鲍》诗云:
       知人未易  相知实难  谈美初交  利乘岁寒  管生称心  鲍叔必安  奇情双亮  令名俱完
       李白在《陈情赠友人》中写道
       鲍生荐夷吾  一举置齐相  斯人无良朋  岂有青云望
       临财不苟取  推分固辞让  后人称其贤  英风邈难尚
       此外”毋令管与鲍  千载独知名“‘”穷与鲍生贾  饥从漂母餐“”昔为管将鲍  中奔吴隔秦“等诗句都表现出太白诗仙对鲍叔牙的无限敬仰之情。
       诗圣杜甫的《贫交行》则更像是如今现实的活脱写照
       翻手作云覆手雨    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  此道今人弃如土
       诗人高适《赠任华》一诗有云
       丈夫结交须结贫  贫者结交交始亲  世人不解结交者  唯重黄金不重人
       黄金虽多有尽时  结交一成无竭期  君不见管仲与鲍叔  至今留名名不移
       另外一位诗人元稹在《寄乐天二首》中写道
       荣辱身沉影与身  世情谁是旧雷陈  (指雷义、陈重)
       唯应鲍叔犹怜我  自保曾参不杀人
       所有这些包括唐以后历朝历代都有咏赞管鲍之交的文艺作品,不再一一列举。
       
                                                  鲍  训  相
                                               2016-1-6于徐州

 


分享按钮>>【何氏网新闻】江西新余市何氏宗亲总会暨新余何氏文史研究促进会成立庆典大会隆重召开
>>【鲍氏网新闻】福建分会召开理事会第二次会议筹备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