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文化古迹】棠樾之行有感
- 中华鲍氏网 2021年4月18日 鲍从管
棠樾之行有感
鲍从管
安徽省歙县棠樾村,素有中国牌坊第一村的称号。位于村东头的牌坊群,犹如一座座丰碑,旌表的都是鲍家的人和事。作为鲍氏后裔的一员,能亲临祖籍地的牌坊群看一看,领略先辈慈孝贤达的光辉事迹,学习优秀的家族传统文化,是我多年的愿望。
今年(2019年)5月17日,借参加棠樾谱牒研讨会之机,我随宗亲俊盛、训相一行三人赴棠樾,得尝夙愿。
5月18日天刚亮,我便和俊盛一起领略了牌坊群的壮观。远远望去,牌坊群在静谧的晨色中,更显得巍峨高大。牌坊群一头起自龙山,另一头紧接村口,与古色古香的棠樾村,形成一道完美靓丽的风景线。不论是牌坊群还是棠樾村,无不折射着鲍家先辈创业发展致富的艰辛历程,绽放着致富后对家族对民族做出卓越贡献的灿烂之花。
也许您早已游览过此地,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很想大家再一次和我一起分享这七座牌坊中的八个故事。进村弯道上第一座牌坊是鲍象贤尚书坊。鲍象贤,明朝嘉靖年间进士,历任户部、刑部右侍郎,兵部左、右侍郎,按察使、都御史等职,曾远戍边防,备兵云南,统辖陕西、两广等地,先后奉调在七省十二次任职,南征北战,功勋卓著,传载《明史》。他的“仕不择官,官不择地”的思想被后人称颂,与那些投机钻营不择手段往上爬而且挑肥拣瘦的官员们真是天壤之别,应是当下为官者——人民公仆学习的榜样。
第二座牌坊,是鲍逢昌孝子坊。明末天下大乱,鲍逢昌的父亲只身在外,久无音讯,十四岁的鲍逢昌下定决心,要将父亲找回来。他不畏艰难,沿途乞讨,历时三年,终于在甘肃雁门古寺中,寻到了生病的父亲。他为父亲的背疽吮脓疗疮,从而扶持父亲回到家中。进门又见母亲重病在床,旋即又割股为母治病。割股疗亲,天誉精诚,母亲果然病愈。
第三座牌坊,鲍文渊妻吴氏节孝坊。鲍文渊继妻吴氏,二十九岁夫故,吴氏扶前室子成立,如亲生一样。修九世以下祖坟,葬夫及祖族未葬者,侍奉婆婆克尽孝道,守节30余年逾六旬卒。
第四座牌坊,鲍漱芳父子义行坊。清乾嘉年间,两淮盐务总商鲍志道和其子鲍漱芳敦本尚义,为朝廷捐献军饷300多万两,粮食10万石。漱芳子鲍均承父志,捐修府学、文庙、文昌阁、忠义祠等,义行不胜枚举。《歙县志.义行》有记载。
骢步亭。所谓七座牌坊八个故事,这第八个就是骢步亭了。此亭是为纪念汉代鲍宣、鲍永、鲍昱祖孙,素有“三世三司隶,千秋动汉京”的美誉。鲍宣祖孙三代,清廉刚正,忧国恤民。鲍宣曾冒死向皇帝上书《民有七亡七死》,曾卫法斥相,后为王莽所害。鲍永曾上书弹劾专横跋扈的赵王刘良,刘良乃是当朝皇帝的亲叔叔,因此皇帝告诫:“贵戚且宜敛手”。鲍昱有祖、父之风,除暴安良,官至太尉,位列三公。棠樾人鲍献书历官数任,岁俸2000石,但田无一垄,屋无一栋,惟遗嘱二侄元臣、圣卿于棠樾村东水口构筑纪念鲍宣祖孙的路亭一座,并请当时名士王廷桓引汉司隶故事,题名为“骢步亭”。据记载,三司隶都骑的青骢马,京师歌曰:鲍氏骢,行步工,三世三司隶,两人封国公,马儿虽疲乏,仕路端正,官运亨通。当我们走近骢步亭时,天降大雨,我们进亭暂避,眺望远处雨景朦胧,听着亭旁淙淙的流水声,看着眼前的骢步亭,不禁思绪翻涌,感慨万千,难道是冥冥之中,先祖在天有灵,知道有后裔前来?即兴吟诗一首。
骢步亭建坊林间,亭旁自有水潺潺。
蕴含故事动天地,祖孙三代皆清官。
骢马御史行到处,贪官污吏心胆寒。
鲍子遗风今犹在,惩腐除恶天下安。
山边的雨说下就下,说停就停,约有三五分钟的光景,雨住了,我们俩继续前行。
第五座牌坊,鲍文龄妻节孝坊。即“立节完孤”牌坊,文龄妻汪氏,二十五岁守节,扶孤子成立,把儿子培养成名医,45岁去世。族人为她请旌,终于在汪氏80岁时,获准建起了这座宛如其化身的牌坊。
第六座牌坊,慈孝里坊。宋末元初,徽州府守将叛乱,到处行凶抢劫,棠樾村的鲍宗岩被凶盗捉住,绑缚在龙山的松树上,盗首抽刀将杀之,躲在草丛中的儿子寿孙突然跃起,跪伏在地,哀求释放父亲,自己愿代父死。父亲见状,忙说:“我仅一子,如若被杀,则宗祀绝了。”于是互相争死,此情此景盗首亦受感动,正在犹豫之时,林间风起,簌簌作响,群盗惊愕,以为是官兵赶到,一声呼啸,竞相奔逃,于是父子得于保全。这件事后来被郡府县志大书特书,明永乐皇帝留有诗句:“鲍家父子全仁孝,留取声名照古今。”清乾隆帝下江南路过此地听了这个故事,随即御笔题赠一联:“慈孝天下无双里,滚绣江南第一乡”。因此,棠樾又名“慈孝里”。
第七座牌坊,鲍灿孝子坊。鲍灿的孝行感人肺腑,特别是为母亲足疾吸脓得愈一事,朝野名士歌颂不休。
走出牌坊群,也就进入村头了,首先看到的是鲍氏支祠——敦本堂,俗称男祠,整个祠堂外观整齐气派非凡。从旁门进去后往正门一看,嗬!门挡好高啊,我还是第一次见过。在后来的时间里,我随旅游参观的团队,听了导游员的介绍:这门挡的高低,是按家族地位来定的,明清时期的棠樾鲍氏,是非常了不起的,门槛比一般姓氏都高。这正门一般情况下是不开的,只有贵客、高官临门,才拿掉门挡,欢迎大驾光临。向里走,明间后檐柱中间,立有《嘉庆上谕三道碑》,就从这一点来看,足以说明鲍氏支祠的身价和地位了。
祠堂的建筑结构简洁庄重,银杏木为柱,樟木作梁。梁之粗柱之高,足以表明族人对建祠的虔诚重视不惜重金。2001年5月20日,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视察棠樾,曾在这里为“棠樾牌坊群”挥毫题词,并激动地说:“如此灿烂的文化,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一定要世世代代传下去,让她永远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在男祠的右前方是女祠“清懿堂”,三进五开间,坐南朝北,与鲍氏支祠、世孝祠相向。这是两淮盐务总商鲍志道的弟弟鲍启运为其嫂汪氏而建。鲍启运幼小就失去母亲,在嫂嫂汪氏哺育下长大,嫂嫂待他如亲生,这份亲情使他终生难忘。清懿堂也是中国唯一的女祠,据报道,1995年9月4日-15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189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联合国系统各组织和专门机构,政府间组织及非政府组织的代表15000多人出席了会议。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为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会议。棠樾清懿堂女祠被作为指定的参观点之一。
在女祠第三进正堂两边的墙上,有介绍鲍家妇女德孝的感人事迹。在此仅取一例“舍身护婆”,说的是康熙十三年,鲍周士的母亲,侍奉婆婆避乱山中,被盗寇捉住,将受杀戮,周士母以身护卫,负伤流血不止,仍不后退一步,当盗寇知道她护卫的是婆婆时,遂秉义两释之。鲍家媳妇此等慈孝贤良,必将成为千秋典范。
我所在支系属尚党堂,迁祖也是从歙县迁出,我想弄清楚歙县的尚党堂支系或旧址在什么地方?经询问棠樾的世长宗亲,他说记忆中尚党堂在女祠的对面,世孝祠的旁边,即棠樾小学旧址,前身是大和舍,大和舍前身即尚党堂,小时候在那里见到过尚党堂的牌子。在校门右边的墙上,镶有一块“世济桥”三字的石头桥牌,是以前修门前路路面清理水道挖出来的,想必500多年前,这里一定有水道,水道上有石桥叫世济桥,根据上面落款的年月考证推算,距今已有502年的历史了。
5月18--19日,我们在世长家共同研讨家族谱有关问题,参加人员还有扬州来的鲍义平,繁昌来的鲍道军夫妇,歙县的鲍雷,棠樾文史会的鲍任之、鲍有余等人,通过研讨,形成了共识,取得了成果训相宗亲有专门文字介绍,这里不再赘述。研讨会之余,我们祭拜了棠樾始祖墓,参观了寻根碑林及慈孝墙。还去了燕尾山庄共同拜望了德高望重的棠樾宗亲树民先生,他今年已经90高龄,身体精神尚好,令人欣慰。
5月20日8点半,棠樾宗亲鲍利民开车送我们去高铁站,车行龙山前,透过车窗,牌坊群又进入我的视线,我想,棠樾牌坊群不仅是古徽州一道亮丽风景线,更重要的是他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慈孝文化,。车速加快了,我们离棠樾牌坊群渐行渐远,但我们的心却更加贴近了鲍家的慈孝文化。
2019年5月
分享按钮